留學小結
(鄧伊凡 2016級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
對于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學分項目的有效總結:對于來讀工科的學生會比來讀文科的學生辛苦很多,所以做好準備;不要選extension的課程,不值得,除非你必須要選(托福沒有上90分),要選最好也選語言類課程;想來卻擔心自己不能獨自面對在外生活或者擔心學不好的同學,就一個字,來,結果再差勁也比剛來這裡的自己強。
以下内容為具體的三個月留學經曆。
趕在大學快結束的尾聲,匆匆參加了上海海洋大學的新留學項目——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學分項目。起初這個項目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沒有托福成績可以去申請,于是錯過了第一年的項目交流,但是由于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是所有與上海海洋大學合作的院校中最好的一所,正好學習規劃中是要出國讀研,能夠提前在國外有過交換經曆我認為是非常不錯的,一是知道自己是否能夠适應國外生活,如果不行的話出國讀研想學好就有點癡人說夢;二是提前感受一下國外生活,對未來國外讀研有一定的過渡期,因此還是趕在大四的時候選擇了前去交換。
簡單地介紹一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摘自百度百科,可略過):“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簡稱為UCSD,又常譯為加州大學聖疊戈分校),是設立在美國加州聖地亞哥市拉霍亞(La Jolla)的一所世界頂尖的研究型大學,世界百強名校,隸屬于著名的加州大學系統,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和北美頂尖大學聯盟美國大學協會(AAU)成員。該校被譽為“公立常春藤”盟校,屬于Tier-1(最高級别) 全美最頂尖公立大學之一。
UCSD管理19個研究機構,包括能源研究中心、高通研究所、聖疊戈超級計算機中心、卡維利腦&心智研究所以及8所醫學研究單位,6個在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中心和2個多校區倡議,包括全球沖突與合作研究所。UCSD也與多個區域研究中心緊密相連,如索爾克生物研究所和斯克裡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根據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數據,UCSD研究撥款總額上高達19億美元,位居全美第5。
UCSD成立于1960年,27位校友及教研人員曾獲得28項諾貝爾獎,3項菲爾茲獎,8項國家科學獎章,8項麥克阿瑟天才獎和2項普利策獎。在現任的教職員中,有29位來自美國國家工程院;70位來自美國國家科學院;45位來自美國國家醫學院;以及110位來自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的院士。
UCSD在2019年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位列世界第18位 [1-2];2019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中位列世界第17位 [3];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第30位,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第41位,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第45位。”[1]
結束了介紹,乍一眼看,可能大多數人的反應是“喲這個沒聽過的學校竟然排名還不錯”。在國内,很多學生會認為加州大學衆多分校中除了伯克利和洛杉矶分校,其他分校都入不了眼,聖地亞哥分校估計去讀書也是混一混,加州不就是紙醉金迷、夜夜笙歌的地方嗎?在我親身體驗過三個月之後,USCD應該叫UC Social Dead,甚至UC Single Dog。在伟德BETVLCTOR的均績3.82,在這裡夜夜翻書、除了代碼算法就是睡覺地上三個計算機專業課程,也隻能排名到中遊。一是語言确實是一大難關,二是國内學的東西實在太皮毛,三是腦子确實不太行。
首先是語言問題。在來到美國之前,由于國内的應試教育理念,讓我認為托福就是一個應該有答題技巧或者需要死記硬背的考試,考得到高分說明英語厲害,但卻不曾想過美國提出托福考試的目的。托福中分四大塊,閱讀、聽力、口語、寫作。三篇長閱讀基本上都是科學小品文類,這正是對應了我們會在美國學校學習中遇到的各種文獻閱讀、書本閱讀等,閱讀的考察不是說你能考多好,而是你要通過閱讀分數證明,當你來到美國大學念書時,你有能力在閱讀老師給的學習資料時達到毫無障礙的水準以及清晰理解的水平,這是學習的基礎,如果當一個人連書都讀不懂,他還學些什麼呢,他在聽不懂老師課上講課之後還沒有能力在課下自學,這學是不是沒法上了;聽力,聽力内容分為短對話和模仿課堂教授。短對話大部分都是一些校園生活中會常常發生的事情,比如學生去詢問教授論文如何撰寫、詢問怎麼參加一些活動、詢問入學流程和住宿問題等等。課堂授課的聽力也很實際,都是針對物理、生物、化學、曆史、文學、計算機等專業中的一些知識進行簡單的描述,然後學生提問,教授解答等。以前覺得這就是短聽力和長聽力,考你能記下來多少聽懂多少,但後來真的上課了之後,每天都是托福聽力的加長版,這托福聽力聽不懂,這課就根本沒法聽懂;口語,分為個人觀點描述、根據段落和聽力對專有名詞的解釋、概括短文和聽力的核心内容以及對聽力授課的内容總結,而這些都正是生活中所需要的基本口語能力,在課上聽不懂的時候,你需要知道怎麼在課下對教授正确的描述你不懂的問題,在不同意别人觀點的時候,怎麼正确和别人表達你的觀點;作文,也有兩個部分:對文章觀點和聽力觀點進行總結,對某個觀點表達個人看法,重點都是需要表達清楚、邏輯清晰。這正是在用英語寫作文、作業的時候所需要的。
語言問題中除了托福就是在平時的實際應用上的問題。剛來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時候我的托福隻能達到學分項目的第二檔,所以三門課程中隻有兩門課程可以去參加主課程。
其次是課程等相關問題。剛開學的第一周簡直就是噩夢,從新生入學引導、校園介紹、如何選課、到如何使用多種類似教務在線的網頁,各種沒有聽過的專有名詞一個接着一個。就好比剛進上海海洋大學的時候,你失去前往寝室的方向,再問了一堆人之後,才似乎能夠弄清楚,隻是在這裡,一切都是用英語(真的要學好了再來),原本問兩遍能解決的問題或許在這裡就要問六七遍,仿佛自己就像一個沒有語言能力的、想買冰淇淋卻又不敢開口問價格的小孩,并且因為對英語的不熟練導緻思考問題的時候需要在腦子裡翻譯一遍,從而造成反應慢半拍,這些現象在剛開始都是常有的。接下來列舉一些具體問題:
①選課。美國大學與國内大學不一樣的地方在于他們沒有一個個固定的班級,每個人選的課程都不一樣,學校會每學期給出一些建議,讓你先去上什麼類型的課程再去上什麼類型的課程。你可以在管理課程上看到不少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或者在算法課程裡看到很多工程機械專業的學生,所有課程對所有人都是開放的。對于這個項目,我們隻有三門課程可以選擇(也可以選擇更多,再交錢就行了),總共12學分,這是F1簽證的最低要求(一個學期至少修滿12學分)。當然如果不怕自己提前掉發衰老、心肌梗塞,可以多選幾門,但我個人認為三門課對大多數國内外來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參加學分項目的人來說已經夠了。我們的選課優先級是最低的,需要等待本科生、研究生、其他學生、博士生等等全部選完課程了,才輪到我們選課,所以很多水課、高分課、不是早八的課、科技前沿的課對我們來說都是不可能選上的。我過來是讀計算機的,在選課的時候,一個研究生告訴我,很多計算機課程他們都搶不到,計算機太火爆了。
在确認自己想選的課之前,我是把第一周的課程全部給安排滿了,至少上了7門課,一般第一節課都是介紹,講一些基礎内容,可以看看是否感興趣或是否自己有相應的基礎知識來學習,而且對于非常想聽的課程一定速速的去選掉,搶占較前的排隊名額。選課期間,我不知從何而來的信心告訴我“要選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不然就是白來了!”,所以試聽的課程全是高階課程,但正如之前所說,計算機太火爆,這些課一個都沒有搶上,最後選上的課程都是我沒有去試聽過甚至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去上的課程——算法設計和數據結構,就在這時,我的自信心還在小聲嘀咕“白來了白來了,就當鞏固基礎吧,那些課就有時間去旁聽好了”。
每個學院,或者說每個專業對于參加學分項目的同學的選課方法都是不一樣的,Computer and Science Engineering 相對還是比較良心的,他們會盡可能的讓我們能夠上到想上的課程,但像Rady Management這類的文科專業,他們真的是很不上心,因此導緻可能開學四周過去了,你才enroll了一節你從來沒上過、下周卻要期中考試的課程。所以最終的選課建議:速度!速度!第一周很重要,要選好備選方案,考慮到最糟糕的情況。
②上課。剛開始上課的一兩天,我嘗試跟上教授的思路,發現情況不妙,隻能跟上百分之七十。由于每次教授講完一個新算法,我就需要在腦子裡翻譯完,再理解完,再搞清楚,但這個時候,教授已經開始下一個概念、下一個算法。這就是語言不好的痛苦,國内上同樣難度的課程的話,我相信一定比在這裡上課能好太多。于是,我開始慌張這些課程連B都拿不到,要被遣返(學校要求分數要在B及以上)。所以後來我決定開始用手機錄音,給自己留一個“再上一次課”的機會。但說實話,三個月結束了,錄了那麼多音,我沒一個打開聽過,所以可能對我來說沒什麼用吧,但我會在課下花很多時間去看書和ppt去理解和回憶課上的問題,再寫筆記,力求弄懂每一個細節,但也正是這樣花費了很多時間(所以真的要先學好英語再來),之前的自信心們都走了,還帶走了我原本想旁聽高階課程的時間。如果有不懂的問題的時候,不好意思直接問教授的可以在office hour問TA或者tutor,這些信息都可以直接在課程網站上找到。
拿算法課(cse101)來說,作業是可以按照小組完成的,所以最開始能夠找到一個不錯的小組還是很完美的,在你還沒适應課程或者對先前知識的不熟悉的時候會有在讀本科生給你一些指導(雖然交流起來也是小有困難,在最最開始我甚至連n的三次方都不知道怎麼表達的比較地道一點),也會讓你剛開始的作業成績不會很差,而作業成績對最終成績是好是壞也起到了一定的影響,因為在這裡,由于個人知識的所屬權是非常被重視以及課程誠信是非常重要的,平時的作業不懂的時候,在問TA尋求幫助的時候他們隻會告訴你想法,不會告訴你答案,當你打算在同學面前直接分享你的算法的時候,這種行為是會被他們阻止的,所以想知道答案是什麼,隻有自己想出來才行(剛學的時候啥都不懂是真的很絕望)。雖然說作業的質量會稍有保證,但作業是必須要自己動腦做的。我們小組是四個人,除了我之外還有一個國内985大學的研究生來參加學分項目的人以及兩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在讀本科生,每次作業基本上都是我與另一個本科生完成的,雖然在剛開始每次作業我都能做一天甚至斷斷續續地做個兩三天,解題過程也是磕磕絆絆,第一次的測驗分數也不夠理想(當時覺得這門課拿定C了),但每次都用腦想、用手寫還是非常有用的,思路就是多看多想而練出來的,從而讓我寫作業的速度和質量就逐步攀升,甚至他們都完全放心讓我一個人完成(但也有可能是他們不想寫哈哈哈),結果就是在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測驗基本都是滿分。但那位基本不自己寫作業、寫作業之前都參考我們寫的答案再開始思考的研究生,分數就穩定在了C,不是說她學習能力不夠(畢竟人家當年考研考上了985),而是她沒有去認真地對待這門課,一邊說着太難一邊不願意去練習,所以大家不能像她這樣哦。這門課是真的打開了我一些眼界,從基礎的如何在學了背包問題之後對它進行修改形成一個新的算法從而解決一個新的問題,到邏輯題竟然可以通過圖論的方式解決等,讓我竟然發現了算法設計的一些樂趣,給我帶來了一絲“以後想進一步學習算法”的“愚蠢”想法。當然,眼界打開的還是不夠多,學期已經結束了,神奇的大門目前是被關上了,但以後還是可以自己打開的。
順便提及一下另外兩門課程,數據結構和基于概率論的深度學習,這兩門的編程量在這三個月已經超過了我在海洋大學這四年的編程量,但體驗感最強烈的還是之前的提及的算法課。這裡接觸到的三個教授都非常可愛,甚至有一位在萬聖節上課的時候裝扮成了海盜的樣子。他們對學生都非常非常負責,他們會有一種“學生學不會是我的問題”的态度,雖然有些教授并不是原本就是這種态度,但他們會強迫自己去對學生負責(或許是因為态度不好會有學生在教師評價投訴,并且學校是讓學生的評價對教授是完全匿名的,導緻被院長叫去談話)。除此之外,他們的評分系統以及作業系統都非常的完善,同時因為助教非常多,所以每一個學生的編程作業都會被完全測試,并找出問題所在,就算你以為你的編程在你的測試下已經完美了,但在經過批改之後或許還會有很多邊緣情況你沒有考慮到,這在國内都是沒有經曆過的,至少我們學校我們專業的大部分編程都是水到直接給你答案,你自己照着答案網上敲字母而已,但也怪不着學校,它隻是給我們打開一扇大門而已,剩下的還是靠自己。
校内的情況差不多就這樣了,在校外的話就有一個小細節是挺讓我耳目一新的:路邊的垃圾桶是由太陽能電池闆的。後來了解了一下這些垃圾桶,他們是通過太陽能電池闆供電,每次垃圾快滿的時候,垃圾桶會壓縮一下裡面的垃圾,壓縮四次之後就會發出信号通過内部的gps告知清理人員其位置,讓他們來進行清理,減少了人工,節省了時間,科技改變生活都是這樣潛移默化的。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細節,就希望以後能來的同學自己發現了。